

2024年3月14日下午,我院基础医学学位点在综合楼312会议室举行了今年第3期文献汇报会。参与本期汇报的两位同学分别是2022级博士研究生袁浩(导师潘晓玲教授)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唐琦凯(导师李涛老师)。参加此次文献汇报会的有基础医学学位点的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会议由医学院院长何祖平教授主持。
首先,袁浩同学对2023年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性论文“Aal-circRNA-407 regulates ovarian development of Aedes albopictus, a major arbovirus vector, via the miR-9a-5p/Foxl axis”进行汇报。这篇论文首先对白纹伊蚊进行了高通量circRNA测序。其次鉴定了一种半胱氨酸脱硫酶(CsdA)超家族基因来源的circRNA,并命名为aal-circRNA-407,它是成年女性中第三丰富的circRNA,在脂肪体中高表达以及在血液喂养中依赖性高表达。siRNA介导的circRNA-407的敲低导致血餐后发育中的卵泡数量减少和卵泡大小减小。进一步的实验表明circRNA-407可以作为aal-miR-9a-5p的海绵,促进其靶基因Foxl的表达,并最终调节卵巢发育。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蚊子体内的功能性circRNA,扩展了我们目前对蚊子重要生物学作用的理解,并为蚊子控制提供了一种替代的遗传策略。
唐琦凯同学对2022年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篇题为“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p300 and CBP Coordinate Distinct Chromatin Remodeling Program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Plasticity”的一篇研究性论文展开汇报。本研究中,作者假设HAT介导的乙酰化调节是介导VSMC表型转换的关键,检测了p300和CBP在敲低的人VSMC、诱导性平滑肌特异性敲除小鼠(p300iKO或CBPiKO)以及人内膜增生样本中的作用,并研究了p300和CBP影响VSMC表型转换的机制。p300和TET2相互作用并增强彼此的功能,促进VSMC分化为收缩表型。而CBP增强可收缩基因启动子上的HDAC募集,促进VSMC去分化为合成表型。这些发现表明,染色质动力学的高度协调调节促进了VSMC的表型可塑性。本研究表明,p300和CBP在VSMC表型转换中具有非冗余和相反的功能,并通过与TET2或HDAC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协同调节染色质修饰。靶向特定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治疗前景。
袁浩和唐琦凯同学汇报条理清晰,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回答现场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展现了我院学子孜孜不倦和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与会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对汇报文章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老师们对两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对两位同学研究课题方向提出了建议。
编辑:何楚政
责编:黄鸿剑
审核:鄢朝晖